文︱陆弃
当川普在白宫嚷嚷"美利坚第一"的时候,估计没料到这四个字正把自家科技圈撕开个大口子。
四月底,欧洲联盟老大冯德莱恩放话,说要给那些想从美利坚跑路的科研狗开绿灯,砸钱请他们来欧洲搞研究。
这招不光是挖墙脚,更是一巴掌甩在川普团队反科学的脸上。
这个叫"落户欧洲"的方案可不只是喊口号:明摆着要从老美手里抢过全球科研头把交椅。
为啥这时候出手?还不是因为川普那边天天打压学术自由,科研经费越砍越狠。
冯德莱恩在党代会上直接开怼:"咱这儿的大学随便讨论,科学家爱咋研究咋研究。
"听着客气,实则刀刀捅向老美的科研环境。
从天气变化到宇宙开发,从基础理论到医药研发,川普当局把"思想大清洗"塞进科研系统。
借着"反犹""清理左派"的名头,对高校和研究所下狠手。
钱袋子收紧、审批变严、行政干预变多...《自然》期刊三月份调查说,1600多个在美搞研究的,四分之三正琢磨跑路,年轻科学家跑得更快。
这不是预警,是集体大逃亡。
欧洲这边动作飞快,不光放话还掏真金,专门拨款招揽博士生和博士后。
法国马上要出自家抢人方案,加拿大、新加坡这些早就开好"美式科研难民"通道。
这哪是抢人才,根本是暗地里争技术话语权。
这场人才大搬家不像时期抢,纯粹是川普自己作出来的"脑力外流"。
现在全球科技竞赛都杀红眼了,人才才是硬通货。
可川普觉得科学自由就是政敌的遮羞布,科研独立就是"影子"的变种。
他想要的是听话的"科研工具人",能给他当政治打手的科技机器。
但真正的科学精神哪能在铁拳下活命?搞研究就得吵吵嚷嚷,就得质疑一切,就得天马行空。
川普团队想堵住不同声音,结果把年轻学者全往国外赶。
这种人才流失不会让美国科研立马,但就像温水煮青蛙——等几年后这些跑路的在巴黎、柏林、多伦多建起实验室搞出大成果,美国自家学术圈被掏空的时候,后悔都来不及。
更狠的是,美国在科技伦理、技术标准和产业话语权上也要掉链子。
人才流动意味着创新网络重组,新技术高地要换主人。
今天欧洲抢的是人,明天抢的就是技术源头和国际标准。
川普团队的回应更绝:不反省反而开骂。
保守派媒体喷这些跑路的科学家是"不爱国""软骨头"。
可都不尊重知识、不给科学家自由了,凭啥要人家效忠?
欧洲这波操作既是高招,也是道德挑衅。
等于向全世界喊话:"我们才是科学家的避风港,欢迎被老美排挤的天才。
"这是软实力的胜利,更是给美国硬实力敲响的丧钟。
现在全球科技正拼人工智能、量子计算、气候转型的关键十年,美国却跟科学对着干。
川普打压高校、攻击环保研究、操控经费这些骚操作,简直是给自家科技未来判。
华盛顿那帮人还沉迷于"打压中国""拉帮结派搞封锁",对自家人才流失装瞎。
真正的"技术断供"早就在美国内部开始了。
欧洲、加拿大甚至亚洲,正偷偷捡起老美丢掉的"知识金矿"。
川普团队能封杀中国科研机构,能卡中国学生签证,但挡不住科学家对自由的向往,拦不住科研对开放的需求。
当"让美国再伟大"变成"让科学家再跑路",美国真正伟大的根基正在垮塌。
未来的科技地图可能会这样写:曾经属于美国的创新,正在欧洲复活。
不是欧洲变牛了,而是老美自己把宝贝扔了。
